
Cover photo by Mei Nakano
我們正處於一個「比起好照片,更重視個人風格照片」的時代。隨著社交媒體的發展,任何人都可以成為發佈者,照片不再僅僅是作品,而是表達「自我」的手段。
比起構圖或曝光,「因為這個人拍的所以吸引人」的現象,為攝影文化帶來了新的價值。

Photo by Masato Kawabata
讓觀者共鳴的“視角個性”
能吸引大量追隨者的攝影師,不僅僅擁有技術,還有一致的世界觀。城市的縫隙、日常的陰影、不經意的表情,如何捕捉這些瞬間完全取決於拍攝者的感性。能打動人心的照片,往往蘊含著只有拍攝者才能看到的獨特視角。

Photo by aco
如何培養自己的“攝影風格”
明確想拍的主題、帶著主題進行拍攝、回顧自己的過去作品,這些行動能夠塑造“你的風格”。不是模仿他人,而是持續追問自己「為什麼拍這張照片?」這樣的過程,能為照片增添深度。

Photo by 連寫尼基/安室紐
尋找“想與他人分享的瞬間”
不是美麗或吸睛,而是「為什麼心停留在這裡」的瞬間,才是照片的意義所在。被落葉覆蓋的長椅、夕陽穿透縫隙的光芒、無法解釋的靜謐感,這些瞬間可以成為傳遞給他人的信件般的照片。

Photo by 田阪廣大
不拘泥於技術或正確答案,與自己的感性對話,便能拍出「只有你能看到的風景」。這樣的一張照片,總有一天會觸動某個人的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