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封面图片由 tovaio 提供
“高像素的相机一定画质更好”——你是否也抱着这样的想法选择相机?高像素确实是一个吸引人的参数,但仅凭这一点并不能决定照片的好坏。
本文将通过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高像素与画质的区别,并分享如何充分利用高像素相机的技巧与方法。
什么是“高画质”?无法用像素数衡量的要素
高画质不仅仅是“细节丰富”这么简单。低噪点、自然的色彩还原、丰富的明暗层次(动态范围)、平滑的色调过渡,以及能够清晰传达拍摄意图的表现力——这些要素的平衡才构成了真正的“高画质”。

图片由 Yuya 提供
也就是说,即使像素数很高,如果光线捕捉和处理粗糙,画质也会受到影响。
为什么高像素 ≠ 高画质
像素数越多,每个像素的面积就越小,接收光线的面积也会变小。因此,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更容易出现噪点,动态范围也更容易下降。尤其是在相同传感器尺寸的相机中,低像素的型号往往在暗光环境下表现更优。

图片由 bbb 提供
释放高像素魅力的技巧
高像素相机在细节表现和裁剪方面具有优势。为了充分发挥其性能,建议使用高解析力的镜头,并将ISO感光度设置得较低以减少噪点。
此外,使用三脚架进行慢速快门拍摄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夜景或静谧场景可以被表现得如同画作一般,这是高像素相机独特的乐趣之一。

图片由 Hiroe Kato 提供
拍摄后的自由表达
高像素照片的一个优势是拍摄后可以自由裁剪。从一张照片中截取不同的构图,或专注于细节,创作出新的作品,编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。
虽然数据文件会变得更大,但照片中包含的信息量也更多,为后期编辑提供了更多可能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