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封面照片由 どさんこみっちゃん 提供
廢墟是一個「人已離去的地方」,但同時也是「人曾經存在的記憶」。正因為它不完美、不美麗,甚至破敗與被遺棄,才賦予了它一種“講述故事的力量”。
這次,我們將從感性與理性兩個層面,探索為什麼許多創作者會被廢墟深深吸引。

照片由 kuu2028 提供
只有崩壞的事物才能展現真實
比起完美無瑕的風景,崩壞的事物往往更能讓人感受到真實。剝落的牆紙、破碎的窗戶、散落在地板上的殘骸,這些並不僅僅是“劣化”,而是時間流逝的視覺化痕跡。

照片由 かんとりーまあむ藤井 提供
廢墟是時間這種無形存在,透過可見形式留下的最佳拍攝對象。
無人存在卻有“氣息”
廢墟的空間中,彷彿漂浮著“曾經有人存在”的感覺。家具的擺放、遺留的文字、褪色的窗簾,這些故事的片段散落在各處。透過攝影捕捉這些氣息,能讓我們輕輕觸碰過去。拍攝廢墟,也是一種與無聲記憶對話的方式。

照片由 shinobrikko 提供
拍攝美與恐怖的交界
廢墟中,美得令人屏息的景象與難以言喻的恐怖感並存。過於寂靜的空間、陽光灑入的窗戶、隨風搖曳的門扉。

照片由 TEN 提供
當我們在這些交界處按下快門時,捕捉的不僅僅是建築,而是“情感的波動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