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封面照片由 Aya 提供
在数字化盛行的时代,为什么胶片摄影重新受到以Z世代为中心的年轻人青睐?背后不仅仅是怀旧情怀,而是与摄影的关系以及生活方式的变化。
36张有限的快门机会、等待冲洗的时间,以及颗粒感和色彩的深度,这些都让拍摄行为变得更加浓厚且特别。

照片由 Geyao Grace Chen 提供
本文将从文化和心理层面深入探讨胶片摄影的魅力。
数字时代吸引人的“可触摸的照片”
在可以用智能手机拍摄4K视频的现代,一部分Z世代却开始选择35mm胶片摄影。背后原因在于数字摄影无法提供的“物理存在感”。
银盐打印不受云端数据丢失或损坏的影响,经过适当保存可以保存超过100年。透过光线观看冲洗后的胶片,打开信封的瞬间带来一种特别的兴奋感。

照片由 Partofmyworld 提供
在社交媒体上,标签〈#filmisnotdead〉被广泛分享,数字世代首次体验到模拟摄影的重量感和喜悦。
36张的魔力,限制带来的专注力
胶片摄影每卷仅有36张,并且每张都需要成本。这种限制让摄影者更加谨慎,培养了对构图和光线的深度观察习惯。数字摄影中难以实现的“等待”时间也变得尤为重要。

照片由 masashi7069 提供
等待冲洗的过程中,期待感逐渐升温,而拿到成果时的成就感则进一步拉近了与摄影的距离。此外,这种谨慎的拍摄态度也影响到数字摄影,减少浪费并提升质量。
复古设备与文化地位
〈Canon AE-1〉或〈PENTAX K1000〉等经典相机不仅是拍摄的伙伴,同时也是时尚单品。金属机身的质感和快门声是最新塑料制数字相机无法比拟的。

照片由 tabby_bit 提供
此外,复古市场的价格呈上升趋势,拥有这些设备本身就成为一种自我表达或投资。通过相机市集或摄影散步的交流也十分活跃,共享设备的历史和操作感的文化,让胶片摄影的“慢节奏时光”更加丰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