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封面图片由 AYUMOON 提供
如今,AI可以通过图片中的建筑、自然景观、光线等视觉线索,高精度地推测拍摄地点。即使没有GPS数据或EXIF信息,建筑风格、植被模式,甚至是地区特有的道路标志都可以成为定位的依据。
例如,Google Lens、Yandex Images 和基于 OpenAI CLIP 的模型等工具,已经能够以 80%~90% 的精度实现位置推测。这些技术不仅在旅游业、灾害调查和考古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,同时也对日常图片分享的安全性提出了质疑。
AI如何改变拍摄地点的探索方式
有些摄影师通过AI工具,在长期拍摄的本地区域中发现了此前忽略的多个拍摄地点。AI提供的具体地名建议,不仅拓宽了创作的范围,还大幅减少了传统实地勘景所需的时间。由此可见,AI不仅是一个便利的工具,更是支持创意活动的重要助手。

图片由 fuji 提供
然而,由于工具的高精度,从他人发布的日常风景照片中,无意间暴露个人活动范围的风险也随之增加。
隐私侵犯的可能性及其风险
在社交媒体上发布日常照片,可能成为意外位置泄露的入口。AI可以通过照片背景推测出住宅、通勤路线、学校等信息,这可能成为网络犯罪或跟踪行为的温床。
过去删除Exif数据的方式已不足以应对,新的风险管理需要考虑AI图像解析的“视角”。例如,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开发的PIGEON工具,能够以35英里以内的精度定位自然风景。
“AI时代”下的隐私保护措施
首先,重要的是关闭智能手机或相机的“位置记录”功能。此外,建议限制公开范围,仅在可信的平台上分享照片。

图片由 Yuya 提供
在发布前,检查照片背景中是否包含可能成为“线索”的标志、通学路线或建筑外观也非常重要。在AI具备“识破”能力的今天,每个人都需要理解风险,并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