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Cover photo by tk
如今,使用智能手机随手拍照变得非常方便,也许正是重新审视“看见”这一行为意义的时机。拍照不仅仅是记录眼前的景象,更是反映“自己如何看待世界”的一种方式。
这次,我们将从摄影表达的角度重新审视“看见”这一行为的意义,并深入挖掘其背后的表达可能性。

超越视觉的“看见”
相机不仅是眼睛的替代品,更可以说是心灵的窗口。即使眼睛看到了,如果没有意识到,也等同于没看到。相反,即使是平凡的景象,通过“感受”也会改变其呈现方式。
摄影不仅仅捕捉视觉,还能展现情感与思考。

作为“看见练习”的摄影
在日常生活中养成“仔细观察”的习惯,可以让平凡的瞬间也变得有意义。光线的变化、人们的动作、空间的深度。拍照本身就是一种锻炼“看见能力”的训练。

通过凝视和敞开心扉,熟悉的风景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。
发现“未曾看见的事物”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:在回看照片时,发现拍摄时未曾注意到的细节?这是因为照片记录了“无意识的视角”。

正因如此,照片展现了我们“看见能力”的局限与可能性。